各位研究生导师、秘书、同学:
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重点建设课程《嵌入式微处理器原理及应用开发》现已开放选修,课程代码G08002,该课程既是一门注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实用性课程,也是一门作为“科慧杯”研究生创新活动培训的先修课程,鼓励广大研究新生积极选修该门课程!
一、课程介绍
本课程是工科类专业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随着电子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微型计算机新技术和微电脑芯片已广泛应用于各种仪器仪表,精密测量、自动控制,智能设备,家用电器以及军事技术等。
本课程将以美国德州仪器(TI)公司2005年推出超低功耗、高性能的MSP430(16位)、MSP432(32位ARM Cortex-M4内核)等微处理器为教学和实验平台,重点研究嵌入式处理器的原理、架构及其在测控、仪器系统中的应用开发。通过本课程教学和实验,使学生掌握现代嵌入式处理器的先进的片上外设工作原理、应用开发方法,低功耗硬件与软件设计等,辅以高性能集成开发工具的支持,使学生建立起运用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嵌入式微处理器应用系统设计的方法。本课程配套有完整的实验,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理论、方法,增强学习趣味性,形成较强的动手能力。
整个课程教学将重点培养学生掌握单片计算机原理和微处理器芯片开发的技能,为研究生阶段科研和创新课题研究发挥重要作用,并为后续嵌入式实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夯实基础。
二、负责人介绍
罗钧 教授,博导,从事教学工作29年,现任“重庆大学-美国德州仪器DSP联合实验室”主任、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国防科工局及重庆市相关专业的评审专家,获得2016年重庆大学优秀教师及2017年度重庆市卓越工程师荣誉。
在校为本科生、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负责“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嵌入式系统”、“嵌入式微处理器原理及应用开发”等课程教学;指导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重庆市赛区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指导研究生参加TI DSP及嵌入式系统全国大奖赛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指导研究生参加教育部“未来飞行器比赛”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培养重庆市优秀硕士2人。
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研人员,完成了国防科工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含十二五跨十三五项目2项)重点攻关、省部级重点攻关、军品配套等40多项国家、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培养并已毕业的硕士研究生69人,工程硕士3人;公开发表包括被SCI、EI检索的科研学术论文60多篇,申请的11国家发明专利全部获权;获得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全军科技进步奖1项;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光存储与显示技术》教材1部,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出版《嵌入式数字媒体处理器原理与开发—基于TI达芬奇DM8168系列》教材1部。
目前研究的大方向为仪器科学技术,具体研究领域包括嵌入式系统及机器视觉、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仪器及生物医疗仪器和汽车电子等。
联系方式:
地址:重庆大学光电工程学院(主教学楼1316室)
电话:023-65111472 手机:13368115695
电邮:luojun@cqu.edu.cn 邮编:400044
欢迎关注“重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主办: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承办: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
2018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