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中心>>正文

【研创基地·科慧杯】“双创”浪潮竞风流——重庆市第八届“科慧杯”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终期答辩圆满落幕

发布日期: 2018-11-30    来源:

2018年11月25日下午,重庆市第八届“科慧杯”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终期答辩在重庆大学研究生院308室和708室进行。

“科慧杯”大赛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重庆大学国家科技园、重庆大学研究生院主办,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承办,旨在激发研究生的创业精神,打造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之间学生相互交流、协作的平台,同时实现以学促研、以研促产、产学研联合创新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本次大赛自2017年9月举办以来,得到了各校师生的大力支持,吸引了重庆市各大高校的队伍参赛,本届“科慧杯”大赛参赛队伍数量达到了509支,经过项目立项、中期评审及创业面对面活动、终期预审等一系列流程,最终筛选出了创业实践组和科技创新组各10支优秀的团队进入本次结题答辩。

为保证答辩的公平、公正、公开,组委会邀请到了来自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道恩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国际创客港等重庆市高校、企业的6名专家组成两个评审小组对参赛团队进行终期现场答辩评审。答辩采取团队PPT展示和专家提问的方式进行。答辩前,与会专家亲切交谈,参与答辩的学生也积极地交流,为即将到来的汇报做着准备。

在科技创新组的答辩现场,莅临的评委分别是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的潘武老师、西南大学的于涛老师和重庆大学的冯永老师。答辩团队的项目涉及医疗、环保、材料、智能等多个领域。

其中,一项来自陆军军医大学团队发明的无创、快捷、廉价的中风鉴别诊断设备获得了评委老师的一致好评。该设备通过测量潜在患者脑部的温度变化来反馈信息。在临床近70起案例和投放社区的测试中均取得了成效,辅助检测出了即将中风的病人。冯永老师表示看到团队能够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做出实物,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三位老师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该设备和智能手机联合起来,通过APP做到信息的实时反馈。团队成员认真听取意见之后表示会将设备进一步完善,并通过更多的临床试验证明其有效性后,一定会早日推向市场。

智能电动汽车有着广阔的市场,但是其电池损耗的问题却一直没有有效的解决办法。来自重庆三峡学院的团队针对这一问题编制了一套智能电动车的电池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检测汽车行驶过程中电池的使用情况并进行电池的修复。该成果已经交由长安集团进行测试与研发。于涛老师肯定了这套系统的实用价值并建议团队将研究领域分成电池管理和修复两个方向,各自进行深入的拓展与研究。

钢铁行业作为典型的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行业,在国家大力倡导环保、工业烟气排放标准愈加严格的大背景下,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而重庆大学的“基于钢铁厂低温含硫含水烧结烟气脱硝催化剂关键技术开发项目”团队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出了适用于烧结烟气低温含硫含水特点的廉价催化剂,缓解铁矿烧结行业面临的环保压力。于涛老师指出,该项目基于的SCR系统成本高昂,虽然能满足环保要求但是在实际推广中可能存在困难,建议团队使用SNCR系统进行比对,从而选择更优方案。

在创业实践组的答辩中,重庆道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窦恩德老师,重庆国际创客港总经理方正老师和重庆大学经管学院陈逢文老师悉心听取了十组创业团队的汇报并针对各自的问题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与建议。

其中,重庆大学的“暖阳”碳纤维绿色智能化供热产品设计推广项目是在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的背景下成立,依托于成熟的碳纤维供热技术,旨在为消费者营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在全社会引领一种“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团队通过制定完整的创业企划书和前期的试运营,最终筹备成立“暖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暖阳”打造成碳纤维供热产品行业的领头羊和消费者的第一印象品牌。陈逢文老师询问了项目的相关成本并提醒团队在做出智能化供热功能的同时,还需要考虑性价比的问题。窦恩德老师对消费的渠道以及对应的消费者群体需求做出指导,希望团队对市场需求、电能节约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做进一步的考虑和改进。

同样是来自重庆大学的团队——悦家云是首个将大数据应用到地产营销领域的通用平台。现阶段团队专注解决地产营销管理问题,最终为开发商收集客户真实数据,进行数据管理和二次应用,打造全国独立经纪人平台并提供跨行业经纪业务,为消费者提供与“房”相关的智能生活服务。窦恩德老师与团队在智能化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建议团队要把项目的重点做突出,对项目平台的优势进行针对性建设。

重庆三峡学院的元胡逸舒康——延胡索养生保健产品开发项目,主要经营重庆道地中药材延胡索、太白贝母的组苗培育、推广种植,以及中药材相关养生保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项目顺应国家“特效农业精准扶贫”的战略,采用种、研、产、销为一体的经营模式。方正老师在了解产品深度开发后的销售占比与原材料的销售占比后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项目,该团队进行深度开发后产品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绝大部分,这就体现出创新的价值。

本期终期答辩,所有的团队都很好的展示了各自的成果,评委老师也对所有项目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意见。创新组团队的共性问题是对市场的了解不够,对潜在的竞争产品缺乏认识,所以在产业化的道路上还需做出更多努力,创业组团队则需要在经营管理、产品定位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调研,以得到持久的发展。此次的终期答辩只是大赛的终点,但却是大家创新创业的起点。希望通过此次比赛,所有参赛同学都能够从更多的角度看待问题,拓宽创新创业的思路!本次大赛的答辩成绩将不日公布,敬请关注。

欢迎关注“重大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126AC 9C34

主办:重庆大学研究生院

承办:重庆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

重庆大学研究生科学技术协会

2018年11月30日